技术支持
Technical support
在一般意义上不为大众所知的5G故事表面,看那个具体而微的物联世界,其实蕴藏了很多广阔、长远且还未被挖掘的前景。
技术的进步在5G时代出现之后,人们的想象力似乎变得不够用了,如果只是把5G和“快”划等号,很可能就陷入了对于5G的一种表象认知。
5G被广泛认知的三大应用场景中(eMMB, uRLLC和 mMTC),两个是面向物联网的(uRLLC和 mMTC)。麦肯锡2019年预测,到2023年,全球联网终端数将超过430亿。在中国,工信部等十部委联合发布的《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也要求,未来3年,5G物联网终端用户数年增长率超过200%。物联网无疑为5G提供了一个大展拳脚的舞台。
眼下,在一般意义上不为大众所知的5G故事表面,看那个具体而微的物联世界,其实蕴藏了很多广阔、长远且还未被挖掘的前景。
就5G物联网的产业现状、发展趋势和未来前景,科技行者与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在2021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期间展开了对话,他的观点值得产业深思。
图:2021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期间,科技行者对话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
概念的孕育:不是“物联网”,是“5G物联网”
物联网概念最早出现于比尔·盖茨1995年《未来之路》一书,书中尽管已经提及物联网,但当时受限于无线网络、硬件和传感器设备的发展,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或者应用场景简单而缺乏含金量,就像一个蠢蠢欲动的胚芽在等待阳光,直到5G时代到来。
孟樸指出,“物联网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定义。当我们谈到物联网的时候,多数情况都与5G密不可分,大家会自动地将物联网称为「5G物联网」。”更关键的是,“我们把智能手机以外的领域都归入物联网。”
他提到,十多年前,物联网产业在发展早期,主要推动者都是IT行业人士,因为他们掌握IT技术,了解这些技术如何赋能,但其他更多行业还没有意识到新技术能够带来的新变化,所以技术发展相对较慢。
近几年随着国家推出5G、新基建、数字化转型等一系列发展战略,地方政府和各行各业都意识到了5G、AI等技术应该与垂直行业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共同推动产业的进步。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不同的行业伙伴携手努力。
以汽车行业为例。最开始,只是一些“造车新势力”主动联系高通,应用新技术;而传统汽车厂商对新技术的采用相对慢一些。
而无论是像特斯拉这样的巨头出现,还是像“造车新势力”的崛起,都会对传统汽车业产生巨大的拉动效应。
“当有人开始变革或采用更多新技术时,整个行业就会加速拥抱新技术。”孟樸说,现在一些传统汽车厂商在新技术应用上,比如智能座舱或自动驾驶,与“新势力”已经不相上下了。
而从移动通信产业发展来看,过去30年,高通一直在助推“人与人连接”,而在下一个30年,高通的愿景,是凭借在「计算」和「连接」方面的投入、积累和优势,推动全球实现万物智联。
跨界的播种:5G赋能千行百业,意味着对旧方法的改造,需要产业协作
就物联网领域而言,5G所带来的价值是多元且综合的,但过程却是复杂且颠覆性的。
比如说医疗行业的救护车。通常在救护车发车前,摆在它面前通常有三大难题:“如何选择一个最有效的医院?如何告知医院病人的实时情况?如何确保医院急诊室有空位?”
显然这些问题是建立在“时间和空间”维度的,急救讲究争分夺秒,需要充分同步信息、压缩时间、提高效率,才能有效地救治。
最新一项5G物联网赋能的急救案例来自无锡市。救护车被安装了一个“黑匣子”,有了它,相当于为整个城市建立一套无形的大网,连接病人、交通、医院、医生。它的路径是这样的:
自动匹配到最佳救治医院——医院同时立刻获取病人信息和救护车信息——救护车对接交通信息,以确保一路畅通
图为搭载高通X55芯片的5G智慧网擎设备。可将患者生命体征、车载OBD和现场音视频数据,通过中国移动专门配置的5G急救专网,直接回传至市卫健委数据中心,确保医疗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救治医院可实时获取患者和救护车信息,提前制定抢救方案。在工信部举办的第四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中,该项目获得了江苏赛区一等奖。
“黑匣子”最关键的部分在于——5G。无锡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科长解明说:“2016年就有这个设想,但当时没有5G设备和5G网络支持实现目标。急救车在高速运行的状态下,医疗数据要实现可靠、稳定的传输,远程专家要通过高清音视频设备进行远程诊疗,这些场景只能借助5G来实现。”
但这并不是简单粗暴地把救护车装上5G就完事了,需要重新改造不同的、配套的医疗IT系统,这种改造,意味着打通所有未连接救护车或者未联网的系统,打通急救中心和各个医院的IT系统,只有这样,信息才能通过5G连接顺利收发。
“这种工作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了平常消费者使用的5G应用。”孟樸强调,高通参与此项目,也是希望和产业合作伙伴联合起来,“以点带面”地通过无锡带动江苏其他的城市,从而推广至全国应用。这类项目推广起来,能够更多的救助病患,就会产生极大的社会价值。
随着5G开始赋能千行百业,高通的“朋友圈”也越来越庞大,与国内不同产业伙伴的合作机会也越来越多。目前,高通公司为全球1万多客户提供物联网的解决方案(覆盖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零售等领域)。去年7月,高通联合20余家企业共同发起“5G物联网创新计划”,致力于从终端形态、生态合作及数字化升级三个维度推动物联网产业创新共赢,一年后,“5G物联网创新计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现在全球1000多个采用高通解决方案的产品在商用或设计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终端和用途都已经达到了预期值。”孟樸说。
在孟樸看来,高通物联网解决方案的特点和优势有两点:一是面向全球市场;二是业内首家能够提供从5G的调制解调器到射频前端再到天线的整体性端到端解决方案的技术厂商。
“5G技术比4G复杂得多,特别是在射频前端和天线方面,借助高通整体性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国内厂商可以大幅缩短研发时间、降低成本,从而快速进入新的行业和市场。”孟樸说道。
应用的收获:5G物联网,我们看中这三大领域
过去两年间,高通每年都会发布5G物联网应用案例集,涵盖多个领域和超过10大应用场景,牵涉到各种各样的终端、生态链和生态系统,当中,高通直接投入较多的有三个领域:
第一,5G+工业制造。5G具有低时延、高可靠性的特点,所以工业领域中的工业控制、工业生产、工业调度等环节都能够采用5G技术。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在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应用无线连接、无线边缘计算能够帮助制造业的提高竞争力。
第二,5G+车联网。“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是今后全球产业发展的方向”,孟樸说道,根据高通委托研究并发布的《5G移动技术:变革汽车行业》报告,5G对汽车产业的累计经济影响占全球5G整体经济影响近20%。所以高通认为,这是一个充满机会和发展的领域。
第三,5G+智慧医疗。“智慧急救”实际上是智慧医疗的一部分,这符合国家正在推动的“大健康”概念。“大健康”里有很多细项,高通在医疗领域比较关注的应用,就包括无锡的急救项目。
成长的肥料:毫米波,对于行业进步有很大帮助
所谓放箭要对准靶子,在5G推进的过程中,需要有的放矢。孟樸认为,从5G赋能的角度来讲,若要让5G更好地支持各行各业,特别是工业制造环境中的应用,就需要关注毫米波。
频谱方面,国家目前分出的频率是Sub-6GHz的中低频段,而毫米波是26GHz以上的高频段,在这个频段里全球的情况一致,它有很多的频谱资源可供使用。
举一个更直观的数字。2018年韩国平昌冬奥会时,5G还没有商用,韩国为了演示5G能力,在冬奥会上使用了毫米波技术,它的峰值下载速度达到了20Gbps。但是,如果没有毫米波技术,现在国内运营商理想状态下的最大传输容量可能不会超过5Gbps,不及前者的1/4。
更关键是,5G的一大落地场景工业互联网,就涉及到两个问题:毫米波的应用,和对企业专网未来规划。
一方面,工业互联网需要高可靠性,而5G毫米波能够保证99.9999%的高可靠性来满足工业制造;另一方面,工厂更倾向于自己来建管理系统,因为很多工业数据是自己的,不希望出现在公网上。
于是摆在每一个即将部署工业互联网的产业上下游面前的难题是:
企业专网是运营商来做部署和管理,还是企业自己通过运营商来管理?
在频谱捉襟见肘的档口,满足消费者网络服务的同时,如果做5G的切片应用,运营商能否用仅有的200M中的100M带宽做大规模容量的切片应用?
“现在还没有太多人关心或者在解决这些问题。”孟樸直言,如果能够释放出频谱,尤其是毫米波的频谱,对推动行业进步会有很大的帮助。
胜利的果实:无尽的探索
显然,5G不仅提升的是通信速度,且是整个无线通信产业,以及众多行业的推翻、重构和迭代,通信能力也将被重新定义和被更多人认可。
未来,当万物互联、万物智能势必不再只是一个虚幻的概念,而变得像呼吸一样习以为常,我们或许会感慨新技术所带来的点石成金的美好,以及美好背后那群可爱又默默无闻的探索者们。而技术的发明者,永远不会停下脚步。